產品概述:
產品貨號和規格:
貨號 |
產品名稱 |
規格 |
M7405S |
鏈霉親和素磁珠(300 nm) |
1 mL, 10 mg/mL, 300 nm |
M7405M |
10 mL, 10 mg/mL, 300 nm |
|
M7406S |
鏈霉親和素磁珠(2.8 μm) |
1 mL, 10 mg/mL, 2.8 μm |
M7406M |
10 mL, 10 mg/mL, 2.8 μm |
|
M7407S |
鏈霉親和素磁珠(5 μm) |
1 mL, 10 mg/mL, 5 μm |
M7407M |
10 mL, 10 mg/mL, 5 μm |
儲存條件:2-8℃保存,有效期見外包裝
產品介紹
鏈霉親和素-生物素(SA-Biotin)系統具有極高的結合親和力(Kd=10^-15),在生物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。Streptavidin 采用蛋白偶聯技術將SA共價連接于固相載體表面,可高效結合生物素化抗體、核酸、蛋白等配體分子。本產品采用超順磁性微球,粒徑均一、形貌規整,有利于方便、快捷地捕獲目標分子以及實現磁性分離。本產品可配套自動化設備進行高通量操作。表1為磁珠產品信息。
表1. 鏈霉親和素磁珠產品信息
產品信息 |
M7405 |
M7406 |
M7407 |
粒徑 |
300 nm |
2.8 μm |
5 μm |
生物素化單鏈寡核苷酸 (24nt)(pmol/mg磁珠) |
≥ 450 |
≥ 300 |
≥ 300 |
生物素化IgG(μg/mg磁珠) |
≥ 15 |
≥ 10 |
≥ 10 |
磁珠濃度 |
10 mg/mL |
||
磁珠表面 |
親水基團 |
||
保存溶液 |
1×PBS,含0.1%(W/V)BSA,0.1%(V/V)proclin-300 |
||
保存條件 |
2-8℃ |
適用范圍
圖例 |
應用方向 |
簡述 |
|
免疫檢測、分離蛋白、 細胞分選等 |
Streptavidin可特異性地結合生物素化抗體或抗原,作為免疫檢測、ELISA等固相反應載體,或用于分選細胞等 |
|
分離核酸、制備核酸探針等 |
Streptavidin可特異性地結合生物素化的核酸探針,廣泛應用于DNA、RNA的雜交實驗 |
|
DNA-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 |
Streptavidin可特異性地結合生物素化的靶點DNA或RNA片段,可用于蛋白質與核酸相互作用研究 |
實驗步驟
使用前準備
1.緩沖液:以下為常用的緩沖液成分,用戶可根據需要調整緩沖液的鹽濃度及pH。
2. Buffer I(適用于結合生物素化核酸):10 mM Tris-HCl(pH 7.5),1 mM EDTA,1 M NaCl,0.01%-0.1% Tween-20。
3. Buffer II(適用于結合生物素化抗體/蛋白):PBS,pH 7.4,含0.05% Tween-20,可根據需要添加0.01%-0.1% BSA。
4.化學發光Washing buffer:用戶根據需求配制洗液,使用時平衡至室溫。
5.磁性分離器。
6.漩渦振蕩器。
7.旋轉混合儀。
8.移液器及吸頭。
9.合適的離心管。
結合生物素化核酸
1.將磁珠瓶置于漩渦振蕩器上20 s,振蕩重懸磁珠。用移液器移取100 μL磁珠到新的離心管中。將離心管置于磁性分離器上,靜置1 min(此操作后續簡稱為磁性分離)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分離器上取下離心管。
備注:用戶可根據生物素化分子的多少,參考產品信息表中磁珠的載量,計算需要取用的磁珠量。建議生物素化分子的加入量為磁珠載量的1-2倍,使磁珠飽和。
2.加入1 mL Buffer I到離心管中,蓋上離心管蓋,充分振蕩重懸磁珠。磁性分離,移去上清液。
備注:當步驟1取用磁珠體積大于1 mL時,加入與磁珠體積相同的Buffer I。
3.重復步驟2一次。
4. 加入500 μL的用Buffer I稀釋的生物素化核酸(使磁珠濃度為2 mg/mL),充分振蕩重懸磁珠。將離心管置于旋轉混合儀上,室溫旋轉混合30 min。
5.磁性分離,將上清液轉移至新的離心管。
6.按步驟2的方法洗滌磁珠三次。
7.根據后續實驗的要求,加入合適的低鹽緩沖液,重懸磁珠。至此結合生物素化核酸步驟完成。磁珠可用于后續操作。
8.用戶可以通過測定反應前后核酸的濃度,計算結合到磁珠上的核酸量=(反應前濃度-反應后濃度)×反應溶液體積。
結合生物素化抗體/蛋白操作流程
1.將磁珠瓶置于漩渦振蕩器上20 s,振蕩重懸磁珠。用移液器移取100 μL磁珠到新的離心管中。磁性分離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分離器上取下離心管。
備注:用戶可根據生物素化分子的多少,參考產品信息表中磁珠的載量,計算需要取用的磁珠量。建議生物素化分子的加入量為磁珠載量的1-2倍,使磁珠飽和。
2.加入1 mL Buffer II到離心管中,蓋上離心管蓋,充分振蕩重懸磁珠。磁性分離,移去上清液。
備注:當步驟1取用磁珠體積大于1 mL時,加入與磁珠體積相同的Buffer II。
3.重復步驟2兩次,共洗滌三次。
4.加入1 mL用Buffer II稀釋的生物素化抗體/蛋白(使磁珠濃度為1 mg/mL),充分振蕩重懸磁珠。將離心管置于旋轉混合儀上,室溫旋轉混合60 min。
5.磁性分離,將上清液轉移至新的離心管。
6.按步驟2的方法洗滌磁珠五次。
根據后續實驗的要求,加入Buffer II或其他合適的緩沖液,重懸磁珠。至此結合生物素化抗體/蛋白步驟完成。磁珠可用于后續操作。
磁微粒化學發光免疫診斷操作流程
1.調整磁珠至合適濃度(建議0.2-0.8 mg/mL),將磁珠置于漩渦振蕩器上20 s,振蕩重懸磁珠。用移液器移取50 μL磁珠至96孔板中,磁性分離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分離器上取下96孔板。
2.每孔加入100 μL生物素化捕獲抗體,充分震蕩重懸磁珠,37℃恒溫箱中孵育15 min后,磁性分離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分離器上取下96孔板。
3.每孔加入200 μL的Washing buffer,充分震蕩重懸磁珠,磁性分離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分離器上取下96孔板,該步驟再重復2次,共洗滌3次。
4.每孔加入50 μL待測物標準品或待測樣本,充分震蕩重懸磁珠,37℃恒溫箱中孵育15 min后,磁性 分離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分離器上取下96孔板。
5.每孔加入200 μL的Washing buffer,充分震蕩重懸磁珠,磁性分離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 分離器上取下96孔板,該步驟再重復2次,共洗滌3次。
6.每孔加入100 μL酶標記抗體,充分震蕩重懸磁珠,37℃恒溫箱中孵育15 min后,磁性分離,用移液 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分離器上取下96孔板。
7.每孔加入200 μL的Washing buffer,充分震蕩重懸磁珠,磁性分離,用移液器吸去上清液,從磁性 分離器上取下96孔板,該步驟再重復2次,共洗滌3次。
8.每孔加入150 μL的底物液,充分震蕩重懸磁珠,避光孵育5 min。
9.將96孔板放入化學發光儀讀數,并進行相應數據處理
注意事項
1.應避免對磁珠進行冷凍等操作。
2.為減少磁珠損失,每次磁性分離的時間應不少于1 min。
3.從磁珠保存管中移取磁珠前應充分震蕩重懸均勻。操作過程中應避免產生氣泡。
4.建議使用質量好的移液器吸頭和反應管,避免因粘附磁珠及溶液而造成損失。
5.生物素化分子的大小會影響磁珠的載量。用戶需要根據實驗確定磁珠對特定生物素化分子的載量。
6.生物素化分子的加入量應為磁珠載量的1-2倍,以使磁珠飽和。
7.如需生物素與SA磁珠分離,可采用:
方法一:0.1% SDS,煮沸5 min;
方法二:pH=8.2,含95%甲酰胺的10 mM EDTA中,65℃ 5 min或90℃ 2 min。脫落率9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