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概述:
本試劑盒采用改進的SDS 堿裂解法,結合DNA制備膜選擇性地吸附DNA的方法達到快速純化質粒DNA的目的。適合于從120-300 ml 細菌培養物中提取多至500 μg高純的質粒DNA,用于測序、體外轉錄與翻譯、限制性內切酶消化、細菌轉化等分子生物學實驗。
一、試劑盒組成、貯存、穩定性
RNase A :50 mg/ml, 室溫貯存6個月;長期貯存于-20℃。
Buffer S1:細菌懸浮液,加入RNase A后,混合均勻,4℃貯存。
Buffer S2:細菌裂解液(含SDS/NaOH),室溫密閉貯存。
Buffer S3K:中和液,室溫密閉貯存。
Buffer B:DNA結合溶液,室溫密閉貯存。
Buffer W1:洗滌液,室溫密閉貯存。
Buffer W2 concentrate:去鹽液。使用前,按試劑瓶上指定的體積加入無水乙醇(用100%乙醇或95%乙醇),混合均勻,室溫密閉貯存。
Eluent:2.5 mM Tris-HCI,pH 8.5,室溫密閉貯存。
常見問題解答:
◆同樣體積的新鮮菌液,為什么有些提取的質粒濃度高,而有些質粒的濃度低?這些情況應該如何處理?
質粒提取高低的一個重要決定性因素是質粒載體的拷貝數,即質粒在一個大腸桿菌中的數目。對于低拷貝數的質粒,需要適當增加菌液的收集量,詳情請參閱說明書。
以下是幾種常見載體的拷貝數:

◆使用UE質粒大量制備試劑盒時,在DNA結合/洗滌步驟中能否使用離心法?
可以,使用與離心機配套的離心管可以進行離心。
◆我提取的質粒為什么會有基因組條帶?
菌體在裂解和中和過程中如果操作過于劇烈就容易引起基因組污染。加入Buffer S2后要輕柔混勻,加入Buffer S3后混合均勻。如果發現裂解物在操作過程中過于黏稠,需要適當降低菌體的用量。
◆我提取的質粒在電泳圖片上看,有一條緊挨著主帶的小條帶請問這是什么原因?如何判定它是否是雜帶?
那條帶很有可能就是變性條帶。如果在加入Buffer S2后沒有及時混勻菌體,會導致菌體局部堿性過強,破壞質粒的結構,在加入Buffer S3后質粒無法完全復性,就產生了這樣的變性條帶。
檢測的方式是通過酶切檢測,如果這條帶在酶切后依然存在,則是變性條帶,如果酶切后消失,則可能是質粒的不同狀態。
◆我提取的質粒有明顯的RNA污染,請問是什么原因?
可能有以下兩種可能:
1、RNase A活力下降。Buffer S1在加入RNase A后要保存在4℃冰箱。如果室溫放置,RNase A活力會下降,導致RNA污染。
2、菌體過量。如果使用的菌體量過多,也可能導致RNA污染。適當減少菌體的用量。
◆質粒得率很低,請問是什么原因?
質粒低的可能因素很多,以下是幾種可能原因:
1、菌體過量,導致菌體不能完全裂解和中和,最終導致質粒得率低。
2、Buffer W2中未按瓶子上得標注體積加入乙醇。
3、菌體老化,影響提取的效果。建議對菌液進行劃板培養,篩選新鮮克隆。◆請問Eluent Buffer的配方是什么?對于DNA測序有沒有影響?
Eluent Buffer 的配方是2.5mM Tris-HCl,pH8.0。質粒在這樣的溶液中能夠穩定保存,而且測序不受影響。